按照传统习惯,草原牧民的作息时间,通常是根据从蒙古包天窗射进来的阳光的影子来判断确定。据..研究,面向东南方向搭盖的四个哈那的蒙古包,门楣上有四根椽子共有六十根椽子,两个椽子之间形成的角度为六度,恰好与现代钟表的时间刻度表完全符合。
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。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阳,有朝日之俗有关。但这种东南向习惯不仅是一种信仰,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和风雪,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。因为他们居住在高寒地带,冬季又多西北风。
蒙古包内部中央为饮食和取暖的炉灶,烟囱从天窗出去。炉灶周围铺上毛毡,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要铺上地毯。进门正面及西面为家中主要成员起居处,东面一般是晚辈的座位及寝所。包内还根据室内的面积、形状和高低等不同情况,摆设适宜的箱子、框子、桌椅和板架等家具。这些家具上均饰以美丽的民族图案花纹,构图丰满端庄,色彩明快凝练,极富民族特色。蒙古族对花纹图案的用色也有自己的讲究。譬如,他们喜欢红、色、蓝、白颜色,因为红色象征生活快乐和美满;黄色是金子的颜色,象征爱情、理想和希望;蓝色是天空的颜色,象征永恒的安宁,真诚和善良;白色则表示纯洁、平安等等。
蒙古包的.大优点是易拆易装,便于搬迁。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,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。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,就地制造,民间手工艺人就能制作。还有,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,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,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好,冬暖夏凉,不怕风吹雨打。很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。 蒙古包是圆形的,由条木椽子,网状编壁(即哈那),圆形天窗和门的构成,外面盖上毡子,再用鬃毛绳或皮绳子加固而成。蒙古包编壁底部还有一层围毡,夏天掀开通风,冬天放下来保暖。
蒙古包的特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
无论在设计,制造,使用,破坏等方面,蒙古包都反映了蒙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环境的热爱。蒙古包的特点与环境有关,如下
1.使用当地材料而不破坏环境:蒙古包的所有材料都是可再生资源,易于获得。木结构来自树木。只要合理地获得它们,它们就不会破坏环境。毛毡和皮革钉子来自动物,也是可再生资源。
2.合理的制造,对环境无污染:蒙古包的所有物质成分均经过物理加工,变型后再结合在一起,但绝不会因加工过程而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3.适度使用以保护环境:蒙古包是可移动的建筑物。即使将其安装在营地的尽头,也绝不会损坏草原。它通常直接在草地上扎营。生活7至60天后,草皮将不会完全被破坏。如果草皮被破坏,草皮将被重新安置,使牧场有机会恢复。
4.合理的破坏和资源再生:蒙古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天然的动物,植物和有机物。当它们老化到一定程度并需要销毁时,它们不会污染塑料袋和其他垃圾之类的环境。木制品通常被燃烧。 ,形成二氧化碳和植物灰,植物灰直接丢弃在草地上,形成良好的肥料。老化的毡被浅埋在地下,并在被微生物分解1-2年后再次形成有机肥料。可以说资源已经被回收再利用。